Logo

19岁下南洋、兴建华文学校,捐近千万支援家乡建设!揭秘“新加坡报王”的传奇人生

万事通教育发布 - Jun , 22 , 2022      浏览量:


新加坡万事通推荐搜索

关键词列表:房产教育留学吃喝玩乐


新人物

他是马来西亚侨领,也是新加坡报王,一生致力于发展大马华文教育,还出资近千万心系家乡建设!


他就是——李成枫!



走进“百年厦大”,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座座中西合璧、雄伟壮观的“嘉庚楼群”。


嘉庚楼群共有5座建筑,分别为主楼颂恩楼(三号楼),保欣丽英楼(一号楼)、成枫楼(二号楼)、祖营楼(四号楼)、和钟铭选楼(五号楼)。


它们不仅展现厦大的优美风光,更是承载了老一辈爱国侨领的家国情怀。


其中,成枫楼由新加坡华侨吴定基、李织霞伉俪捐资528万元兴建,并以李织霞女士的父亲李成枫先生的名字命名。




“新加坡王”去世

送行队伍长达10公里


1995年10月17日,马来西亚侨领、“新加坡报王”李成枫在吉隆坡逝世,享年87岁。


送葬的那一天,前来为李成枫先生送行的队伍长达10公里,众人为之哀悼。新加坡国宝诗人潘受,更亲自为其撰写了挽联:真正理解并号召继承陈嘉庚精神,君是健者;深切爱护且慷慨举办我华文教育,世失斯人。


这副挽联就是李成枫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!

他传承了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的精神,助力慈善,出资兴建学校,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!




为省2分钱

爱喝咖啡的李成枫只喝半杯


李成枫最让人津津乐道的,就是“半杯咖啡”的故事。


李成枫这一生,节俭淡泊,从不沾烟酒,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喝咖啡。而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,一杯咖啡不过区区4分钱,但李成枫还是舍不得浪费自己千辛万苦赚来的血汗钱。


李成枫曾回忆道:“为了过咖啡瘾又能少花钱,我每次只喝半杯咖啡,然后再加半杯不要钱的水,如此一来,我每次嚼咖啡都可省下2分钱。”


当时的李成枫,年仅19岁,但已经养成了节俭过日子的习惯。当时每个月只能挣18元,李成枫却将自己的开销降到极限,在月底攒下了8元钱!被人戏称“抓个蚊子炒盘菜,捕个跳蚤煮碗汤”。




教育支出从不吝啬

多次承建大马华文学校


但即便如此节俭的李成枫,在教育支出上从来不吝啬!


他常抱着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学童能有书读”的想法,出资鼓励教育。


1943年,李成枫出资替黎明学校偿还多年租金,后遇火灾焚毁。直到1971年。李成枫先生筹资60多万元重建黎明学校,使其称为吉隆坡华文模范小学之一。


1949年,李成枫又创办了南益华文小学,成为吉隆坡南安人首创的学校。如今已经是拥有1300多人的A型学校。


1974年,李成枫任吉隆坡中华独中董事主席,并4次扩建学校,成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口中“中国海外最好的中学”!


1990年,李成枫还接受尊孔中学董事长职务,继续兴学的义举。




儿时求学仅一年多

没有系统教育成毕生憾事


而这一切,都和他小时候的经历,以及陈嘉庚和女婿李光前的影响有关。


1908年,李成枫出生在福建南安。幼时因为家贫,仅念过2年半的私塾。但李成枫后来回忆道,自己求学时常常需要下地干活,实际上坐在学堂读书的时间,也就一年多。


他说:“其实我所受的教育不多,正式入学堂也不过几年光景罢了。我的外公是晚清武举人,设师垫班授课,我就是在他的教导下,自小熟读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,至于其他的知识,都是靠自修和工作实践中得来的”。


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,也成了他毕生的憾事!


1920年的中国农村



怀揣9.6元孤身下南洋

遇陈嘉庚、李光前的帮助


1927年,19岁的李成枫在母亲的支持下,怀揣家里仅有的9.6元积蓄,前往新加坡谋生。


他先后担任过鞋厂的卫生巡查员、酒店的售卖员、财务、代笔等身兼数职,还当过一家杂货铺的打工仔。


1930年,李成枫回到南安成婚,但由于国内混乱的环境,数月后携妻子再下南洋。


再次回到新加坡的李成枫,受到了族亲李光前,也就是陈嘉庚的女婿的帮助,在南益机构当书记,后又被派往吉隆坡分厂当经理。此后一辈子和南益结缘!


李成枫在独当一面的情况下快速成长,更是把南益机构发展愈发壮大。在他27岁的时候,就成为马来西亚10多家橡胶公司的会长。


日后他还成为集团旗下南益油厂、联兴树胶、南益饼干董事主席。深得李光前的信任和倚重,光是在南益总行就当了60年的总经理。


而李光前和陈嘉庚的“忠公、诚毅、勤俭、创新”精神,也在李成枫的身上流下了深刻的印记。


陈嘉庚(左)与李光前(中)



心系家乡建设出资近千万

为人一诺千金、勤劳苦干


李成枫不仅大力支持教育行业,还心系家乡建设。


从上个世纪40年代起,他就参与国光中学的建设;50年代,出资给蓉溪村修建2座抽水机厂;70年代,捐资兴建南安首台蓉溪水轮泵站(64型)、粮米加工厂、发电厂;80年代,捐资建造东溪水坝和溪堤,引导孩子关注家乡建设和发展。


他还在1991年设立了南安芙蓉基金会,并担任该会理事会名誉理事长。为建设家乡,先后捐资近千万。



李成枫的一生,就是要做到一诺千金,不背信弃义。


李成枫曾说:


“一个人拥有‘勤’是一种福气,要出人头地,就要埋头苦干。一般第一代创业靠勤俭和拼搏而白手起家,可说是名副其实的‘拓荒者’;到了第二代,由于第一代创下的基业已成气候,生活条件比较宽裕,他们比第一代更有机会接受更高深的教育,从而以更加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来壮大父业,可称得上是‘守成者’;而第三代则是‘咬着银汤匙出世’的养尊处优的新生代,不仅很难理解第一代先辈的勤俭美德,而且天生拥有、不思进取,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了‘败家者’。因此,我是告诫我的子孙们,一定要谨记‘富不过三代’祖训,一生以勤俭为立身之本。”